甘草酸是一種五環(huán)三萜系列皂苷, 存在 18α 和 18β2兩種立體異構體。純品為白色針晶, 味極甜。可水解為甘草次酸和兩分子葡萄糖醛酸而 發(fā)揮藥理作用。常溫下甘草酸的水溶性較差,為便于食用,一般制成水溶性較好的鹽,比較常見的鹽有甘草酸單胺鹽、甘草酸二胺鹽、甘草酸一鈉(鉀) 鹽、甘草酸二鈉(鉀)鹽、甘草酸三鈉(鉀)鹽等。
調味特性
甘草酸是甘草根浸提后,在水中煮沸而得的提取物。甘草提取物(甘草酸)在美國作為液體、糊劑或噴霧干燥粉末出售。當在規(guī)定量范圍時,它被批準用作制造食品,飲料,糖果, 膳食補充劑和調味品中的香料和香味劑 。它的甜度是蔗糖(食糖)的30至50倍。
抗炎作用
甘草酸是甘草根、莖中具有天然生物活性的三萜類化合物, 是甘草根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雖然大量文獻已經(jīng)報道了甘草酸的抗炎作用, 但是迄今為止, 其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 甘草酸通過調節(jié)HMGB1、NF-κB、環(huán)氧化酶2 (cyclooxygenase 2, COX-2)、ILS和TNF等因子的表達, 減少細胞因氧化應激而出現(xiàn)的損傷和凋亡, 改善細胞的炎癥因子水平, 從而發(fā)揮抗炎作用。
藥代動力學
口服攝入后,甘草酸首先被腸道細菌水解為18β-甘草次酸(Enoxolone)。 從腸道完全吸收后,18β-甘草次酸被代謝成肝臟中的3β-單葡糖醛酸-18β-甘草次酸。然后該代謝物在血流中循環(huán)。主要部分被膽汁清除,只有一小部分(0.31-0.67%)被尿液清除。 [9] 口服攝入600mg甘草酸后,1.5至14小時后尿液中出現(xiàn)代謝物。1.5至39小時后達到濃度(0.49至2.69mg / l),并且在2至4天后仍可在尿液中檢測到代謝物。
副作用
通過食用黑甘草使用甘草酸的最廣泛報道的副作用是降低血鉀水平,對體液平衡和神經(jīng)功能有影響。長期服用黑甘草,即使是適量,也會導致血壓升高,可能導致心律不齊 ,以及與處方藥的不良反應。
其對體液的影響與腎臟內皮質醇代謝的抑制,和隨后對鹽皮質激素受體的刺激,以及血液中腎素、鉀和醛固酮的水平降低有關,這些因素共同導致血壓升高。
根據(jù)攝取黑甘草的量和頻率,其他副作用可能包括:
水腫
嗜睡
頭痛
癱瘓
瞬時失明
扭轉性室速
心動過速
心臟驟停
睪酮減少
早產(chǎn)
急性腎衰竭
肌肉無力
肌病
肌紅蛋白尿
橫紋肌溶解
體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