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石松,屬于石松科多年生的攀援草本植物,它的藤蔓長達數米,主莖下部疏生著鉆狀披針形的葉片,這些葉片呈膜質,灰白色,而向上生長的葉片則較小,綠色且厚革質,帶有早落的膜質尖尾。它的藤蔓上布滿了麻麻點點,摸起來粗糙而有質感,葉片與柏樹相似。藤石松是農村獨特的藤蔓植物,具有觀賞價值,更被譽為“風濕的克星”。其藥用價值在中醫(yī)理論中得到體現,能舒筋活血、治療風濕等。然而,野生資源日益減少,國家已將其列入保護名錄。應珍惜并保護這一珍稀植物資源。
石子藤,石子藤石松,木賊葉石松
從藤石松全株植物中分離到11個化合物,分別鑒定為6-羥基-β-玉柏堿、去-N-甲基-β-玉柏堿、casuarine B、石杉堿乙、casuarinine B、β-玉柏堿、蛇足石杉堿、N-demethylhuperzinine、石杉堿丙、8,15-dihydrohuperzinine、casuarinine I。
大型土生蕨類植物。地上主莖木質藤狀,圓柱形。葉螺旋狀排列,貼生,卵狀披針形或鉆形,基部突出,弧形,無柄,先端漸尖,具膜質。不育枝黃綠色,圓柱狀,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小枝扁平狀;葉螺旋狀排列,鉆狀。能育枝紅棕色;小枝扁平,多回二叉分枝;葉螺旋狀排列,鱗片狀。孢子囊穗生于孢子枝頂端,排成圓錐形,紅棕色;孢子葉寬卵形;孢子囊生于孢子葉腋,圓腎形,黃色。
生于海拔100-3100米的巖壁上、林下、林緣、灌叢下或溝邊。分布于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在中國產于華東、華南、華中及西南大部分省區(qū)。
祛風除濕、舒筋活血、解毒明目、消腫鎮(zhèn)痛
藤石松整株都可以入藥,被譽為“風濕的克星”。《四川中藥志》記載,藤石松能舒筋活血,治療風濕關節(jié)痛、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月經不調及腳轉筋等癥狀。這種植物性味溫和,微甜且無毒,不僅可以祛風除濕、舒筋活血,還有明目、解毒的功效。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泥沙,搶水洗凈,切段、干燥,篩去灰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