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松草是毛茛科(毛茛屬)的一種開花植物。其原生范圍遍布?xì)W洲和溫帶亞洲,歸化分布在北美,它僅分布在紐約州和安大略省。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0厘米(39 英寸),寬45厘米(18 英寸),葉子由褶邊小葉組成,類似于耬斗菜。初夏它結(jié)出一簇簇蓬松的粉紅色花朵,花序平頂。
土黃連、紫花頓、黑漢子腿、馬尾連、草黃連
在 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 中檢測到了三種氰基成分。其中兩種的結(jié)構(gòu)已被證實為對葡萄糖氧基甘菊腈和對葡萄糖氧基甘菊腈 β-葡萄糖苷。這兩種化合物已被證明是由酪氨酸生物合成而來。
葉為掌狀三出復(fù)葉(ternate palmate leaf),僅有3片小葉著生在總?cè)~柄的頂端,且3小葉柄等長,小葉厚膜質(zhì),倒卵形或近圓形,3淺裂,全緣或具疏粗齒。夏天開花,復(fù)單歧聚傘花序,萼白色或帶紫色,寬橢圓形,無花瓣。瘦果倒卵形,具3-4條縱翅,基部突變狹長成細(xì)柄,9月成熟。
唐松草對溫度的適應(yīng)范圍也比較大,大約在6-35℃它都能生長。當(dāng)冬季氣溫低于6℃時,便進入冬季休眠。唐松草由于受遺傳基因的影響,其細(xì)胞質(zhì)能夠度過較低的溫度,冬季不至于死亡。
唐松草性苦、寒。歸肺、心、肝、脾、胃、大腸經(jīng)。其具有敗毒抗癌、瀉火清熱的功效。
唐松草可敗毒抗癌,用于癌瘤積毒;瀉火清熱,用于火炎發(fā)熱。
惡心,嘔吐,手臂酸痛,中樞神經(jīng)抑制,心律不齊和肝、腎毒性。
春秋挖出根部,剪去地上莖葉,洗凈,曬干,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