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磷酸鈉是一種無色單斜結晶或有珍珠光澤的晶體或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潮解,無臭,味咸。易溶于水、乙醇、甘油,稍溶于氨和氨水,不溶于乙醚。
化學性質
次磷酸鈉在干燥狀態(tài)下較為穩(wěn)定,加熱至200°C以上則迅速分解放出劇毒且自燃的磷化氫氣體。其為強還原劑,可將金、銀、汞、鎳、鉻、鈷等金屬從鹽中還原為金屬狀態(tài)。遇強熱或與氯酸鉀等氧化劑混合時會爆炸。常壓下,加熱蒸發(fā)次磷酸鈉溶液也會發(fā)生爆炸,故蒸發(fā)應在減壓下進行。
用途
次磷酸鈉用作化學鍍鎳時電鍍液的還原劑,用于化學和醫(yī)藥工業(yè)中用作還原劑,食品工業(yè)中用作防腐劑和抗氧化劑。
生產方法
次磷酸鈉生產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的工藝步驟分為,
(1)配料:將生石灰、液堿和水,按重量比為生石灰∶液堿∶水=1∶3.6∶16,用泵打入反應釜內;在攪拌情況下用蒸汽將釜內空氣趕盡,同時將料漿加溫至40-50℃,加入黃磷;
(2)反應:反應釜加入黃磷后立即開始反應,由于是放熱反應,溫度將不斷上升,最高升至95℃~98℃,在反應過程中,不斷將磷化氫氣體輸出,保持釜內壓力始終小于0.05MPa,90分鐘~120分鐘后反應結束,無磷化氫氣體產生;
(3)過濾:反應結束后,用泵將料液壓入隔膜式壓榨過濾機中進行過濾,除去反應過程中產生的亞磷酸鈣及過量的氫氧化鈣沉淀物,將含有次磷酸鈉的水溶液輸送到下道工序中;
(4)第一次濃縮:將除去雜質過濾后的料液,用泵直接輸送到一次濃縮器中,在真空為負0.04MPa~負0.08MPa下,用0.1MPa~0.4MPa蒸汽進行加熱濃縮,直至物料濃度為25~30波美度,將物料輸送到堿調釜中;
(5)調整:在堿調釜內加入純堿,利用碳酸根除去料中多余的鈣離子,用板框過濾,除去碳酸鈣沉淀,將料液輸送到酸調釜中,用5%~10%次磷酸中和料液中過量的氫氧化鈉,調至料pH值為中性,再次過濾,濾液存放入貯槽中,待二次濃縮;
(6)第二次濃縮:在真空為負0.04MPa~負0.08MPa下,將物料吸入濃縮釜內,用0.1MPa~0.4MPa蒸汽進行加熱濃縮,直至物料濃度為48~48.5波美度為止;
(7)冷卻和結晶:將濃縮好的物料放入結晶釜中,在不斷攪拌條件下,用夾套冷卻水緩慢將釜內98℃物料在8~10小時之間冷卻至40℃~45℃為止,在冷卻過程中,當物料溫度降至72~74℃時,有少量次磷酸鈉細的結晶顆粒產生,隨著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進一步降低,這些結晶顆粒逐漸增多和長大;
(8)離心包裝:將結晶釜內冷卻至規(guī)定溫度的物料,放入離心機中甩干,將次磷酸鈉成品直接舀入有塑料內膜的包裝袋或桶中,準確稱量,凈重:25公斤/袋,將內膜袋口扎緊,外袋用打包機封口。
危險性
次磷酸鈉有強還原性,與強氧化劑接觸能發(fā)生爆炸。其未在《危險化學品目錄》中。
參考文獻
CN10117259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