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納替尼是一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用于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和費城染色體陽性(Ph+)急性淋巴細胞白血?。ˋLL)。某些形式的CML,即具有T315I突變的CML,對目前的治療方法(如伊馬替尼)具有抗藥性。帕納替尼對這些類型的腫瘤有效。
作用機制
帕納替尼的主要靶點是BCR-ABL,這是一種異常酪氨酸激酶,是CML和Ph+ ALL的標志。CML 的特征是由于產(chǎn)生 BCR-ABL 蛋白的遺傳異常,骨髓產(chǎn)生的白細胞過度且不受調(diào)節(jié)。在產(chǎn)生過多白細胞的慢性階段之后,CML 通常會演變?yōu)楦咔忠u性的階段,例如加速或急變危象。Ph+ ALL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一種亞型,攜帶產(chǎn)生BCR-ABL的Ph+染色體。它的病程比CML更具侵襲性,并且通常采用化學療法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組合治療。因為這兩種疾病都表達BCR-ABL蛋白,這將使它們可能對波納替尼治療敏感。在95%的CML患者中檢測到 BCR-ABL。CML患者目前接受一線治療尼羅替尼和/或達沙替尼,盡管22-33%的患者由于不良反應、治療失敗和其他原因在兩年后停止治療。
適應癥
根據(jù)幾天前在年度ASH會議上報告的PACE II期試驗結(jié)果,帕納替尼于2012年12月14日獲得美國FDA批準,用于耐藥或不耐受CML和Ph+ ALL患者。由于批準是在FDA加速批準計劃下,申請人需要進行額外的研究。
基于這些額外的研究,F(xiàn)DA于2016年完全批準并更新了標簽,以包括慢性期、加速期或急變期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沒有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的指征。還批準了T315I陽性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T315I陽性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副作用
150名患者出現(xiàn)了心臟血管(21% 的患者)、外周血管(12%)和腦血管(9%)動脈閉塞。6%的患者出現(xiàn)了靜脈血栓栓塞。最常見的全級別不良反應包括高血壓(69%)、皮疹(63%)、腹痛(48%)、疲勞(47%)、頭痛(43%)、動脈缺血(42%)、皮膚干燥( 42%)、便秘(41%)、關(guān)節(jié)痛(32%)、惡心(28%)、發(fā)熱(26%)、周圍神經(jīng)病變(24%)、肌痛(24%)、四肢疼痛(23%)、背部 疼痛(21%)和腹瀉(20%)。 此外,還報告了可逆性后部腦病綜合征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