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十烷醇多以酯的形式存在于多種植物和昆蟲的蠟質中。對人畜和有益生物未發(fā)現有毒害作用,是一種比較安全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三十烷醇能夠促進細胞分裂,增加細胞鮮重,提高淀粉磷酸酶、多酚氧化酶、磷酸丙酮酸羧化酶等酶的活性。此外,三十烷醇還促進植物光合作用順利進行。具有促進生根、發(fā)芽、開花、莖葉生長和早熟作用,具有提高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等多種生理功能。在作物生長前期使用,可提高發(fā)芽率、改善秧苗素質,增加有效分蘗。在生長中、 后期使用,可增加花蕾數、座果率及千粒重。
中文名稱:三十烷醇
英文名稱:Triacontanol
CAS: 593-50-0
分子式:C30H62O
圖1 三十烷醇結構式
三十烷醇(Triacontanol)是由三十個碳原子組成的長鏈伯醇(直鏈飽和脂肪醇),一種快速、低劑量、無毒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在光照或無光照情況下,都能有效地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在1933年時,Chibnall等人就鑒定為一種天然植物成分,接著Chibnall和他的同事Waldron等又通過對植物蠟和動物蠟進行質譜分析,證實了三十烷醇的存在,Chibnall等還從苜蓿組織中分離出三十烷醇。
1、關于三十烷醇
三十烷醇最早于1933年由苜蓿中分離出來的一種成分,經過對照試驗發(fā)現,這種成分對玉米、水稻、小麥、番茄、黃瓜、胡蘿卜、大豆等作物均有顯著的增產效果,2007年在我國獲得登記,截至目前三十烷醇的相關登記共17個,其中原藥登記2個,制劑單劑登記8個,主要為0.1%的微乳劑,混劑登記7個,主要是三十烷醇與調節(jié)劑芐氨基嘌呤、殺菌劑硫酸銅等的二元及多元復配,除了用于作物生長調節(jié),也用于一些作物病毒病的防治。
2、產品特點
(1)功能強大。三十烷醇的作用機理是,當它被作物吸收以后,可以增加植物體內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進而起到影響植株生長、分化和發(fā)育的作用;提高葉綠素含量,促進光合作用,增加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
促進果樹、瓜菜等作物的花芽分化、增加小麥、水稻等作物的有效分蘗,?;ū9岣咦屎徒Y實率,提升作物產量;促進作物對礦物質元素的吸收,提高作物蛋白質和糖分的積累,還具有促進成熟,提升作物抗寒、抗旱、抗病毒病等作用。
(2)應用廣。目前三十烷醇主要登記在小麥、花生、番茄、辣椒、柑橘樹、平菇、煙草等作物上,但實際應用中,早已遠遠超出這個范圍,被廣泛地應用在高粱、玉米、紅薯、大豆等糧油作物,黃瓜、茄子、青菜、甜菜等蔬菜作物,蘋果、荔枝、桃梨、李杏、西瓜、葡萄等等水果作物;
棉花、茶葉、桑葉、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作物,以及月季、菊花、蘭花、苗木等花卉綠植作物,海帶、紫菜等水生作物上,均有較大幅度的增產和提早成熟的效果。
(3)速效性好。植物對三十烷醇的反應十分迅速,據相關試驗表明,玉米幼苗在用三十烷醇處理后,10分鐘內即可測得干重的增加;水稻幼苗在處理4分鐘后,即可觀測到還原糖和自由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對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大于噴施蕓苔素內酯,但保持較高葉綠素水平的時間則短于蕓苔素內酯。
3、使用與注意事項
(1)使用方式。可以在糧食作物、果樹、蔬菜等作物苗期、開花前及坐果結實后,以0.1%微乳劑為例,稀釋1000-2000倍,均勻噴霧,可起到提高作物產量、提升產品品質的目的,除了可以用于莖葉噴霧以外,三十烷醇還可以用于浸種、浸苗等,可提高發(fā)芽率,促進生根。
(2)注意事項。使用時不可隨意增大使用濃度,濃度過高會對作物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用量較大或純度不高時,會導致苗期葉鞘彎曲,根部畸形,成株則導致幼嫩葉片卷曲,使用時應嚴格按照商品推薦劑量及使用方式使用。
(3)三十烷醇不易溶于水,溫度過低或長時間靜置會出現沉淀或結晶,使用時可以用溫水稀釋后,一定要充分搖動、攪拌,待藥劑完全溶解后再進行使用,避免因為藥液不均勻發(fā)生局部藥害,稀釋液要現配現用。噴藥后6小時內遇雨,需補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