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蘭,俗稱加南迦、加南迦樹、kenanga(印度尼西亞)、香依蘭、馬卡沙油植物或香水樹,是一種因香味而珍貴的樹。從花中提取的精油用于芳香療法。栽培。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臺灣、云南 [原產(chǎn)于澳大利亞東北部、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和泰國]。依蘭不同等級的典型化學成分,芳樟醇、香葉烯、乙酸香葉酯、石竹烯、對甲苯基甲基醚、苯甲酸甲酯、倍半萜。依蘭是番荔枝科番荔枝屬的一種速生樹,每年生長超過 5 米(15 英尺),平均高度為 12 米(40 英尺)。它在充足或部分陽光下生長,喜歡其原生雨林棲息地的酸性土壤。
依蘭香、加南迦、肯南迦(印度尼西亞)、香加南迦、夷蘭、伊蘭香
依蘭主要成分是β-丁香油烴、大根老鸛草烯,另外含有牻牛兒醇、沉香醇、苯甲酸芐酯、乙酸芐酯以及乙酸牻牛兒酯,其精油中還含有苯乙醇、苯甲醇、芳樟醇、丁香酚、丁香醇、香茅醇等成分。
常綠喬木,高可20m,樹干通直,樹皮灰色,平滑,老后粗糙,小枝黃綠色無毛,皮孔明顯。葉子排列成對,形狀像卵形橢圓,長約10到23厘米,尖端稍尖或漸尖,底部圓形,邊緣整齊沒有鋸齒,葉背面有稀疏的柔軟毛。花朵生長在葉腋上,每個葉腋上可以開放2到6朵花,花朵有總梗,花瓣有六片,長度大約可達8厘米,呈黃綠色,香氣撲鼻。花瓣直徑能達到12厘米,有些彎曲。果實近似球形或卵形,直徑大約1厘米,成熟時呈黑紫色。
依蘭原產(chǎn)于南亞和東南亞的熱帶地區(qū),而在中國,它被引種栽培在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和四川南部等地。
依蘭以花入藥,具有以下作用:
1. 清熱解毒
依蘭花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成效,可有用幫助人們對抗細菌感染,幫助身體鏟除病毒和細菌。
2. 消腫止痛
依蘭花含有很多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具有消腫止痛的成效。它可以減輕身體疼痛,消除身體不適,特別是對于關節(jié)炎、牙痛等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3. 調(diào)理內(nèi)分泌
依蘭花中含有一種特別的活性成分,可以改進人體內(nèi)分泌狀況,平衡激素水平,從而調(diào)理女性月經(jīng)周期,促進身體的健康。
4. 促進腸道活動
依蘭花含有豐厚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活動,促進身體的排便,有助于防備便秘。
依蘭花朵散發(fā)出強烈而宜人的香味,被譽為“香花之王”,可提制高級香精油,稱“依蘭”油及“加拿楷”油,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重要的日用化工原料。
依蘭精油的香味很濃郁厚重,如果含量太濃或使用量太多,易導致反胃惡心及頭痛,因此務必少量使用,皮膚發(fā)炎或有明顯皮膚炎的癥狀時不建議使用依蘭精油。哪怕是以依蘭功效為主的配方,都需要少量使用。
依蘭精油通過水蒸氣蒸餾法從花朵中萃取,得油率為1.8%~2.5%。依蘭精油生產(chǎn)工藝流程為:收集花朵-裝料-蒸餾-冷凝-油水分離-粗油-精制-獲得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