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葉羌活傘形科羌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不規(guī)則塊狀,多枝根和須根,莖帶紫色。其根及根莖可入藥,性辛、苦,溫。用于治療風濕痹痛,風寒感冒,頭痛,肩背酸痛等疾病。
岷羌活、大頭羌
寬葉羌活的地下部分含香豆精類化合物、酚性化合物,還含β-谷甾醇葡萄糖甙及揮發(fā)油。另含羌活醇、異歐前胡素、異歐前胡內(nèi)酯、紫花前胡苷元、匙葉桉油烯醇、綠原酸、阿魏酸、佛手柑內(nèi)酯等成分。
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莖粗壯。莖直立,中空,表面淡紫色,有縱直細條紋?;~及莖下部葉有長柄,葉片為三出三回羽狀復葉,小葉3~4對,末回裂片邊緣缺刻狀淺裂至羽狀深裂,莖上部簡化成鞘狀,近于無柄。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ò臧咨蚓G白色,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約1.5毫米,頂端圓鈍,反折,分果長圓形,長5~6毫米,主棱均擴展為翅,翅等寬或不等寬,棱槽3油管,合生面6油管。花期7~8月,果期8~9月。
寬葉羌活喜高寒、喜肥、較耐萌、怕強光,適宜生長在疏松、腐殖質(zhì)豐富、陰濕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不宜在低溫地區(qū)栽培。
分布于中國山西、陜西、湖北、四川、內(nèi)蒙古、甘肅、青海等省,多生長于海拔1700-4500米的草叢、高山草甸、灌叢、河谷山坡灌叢、林緣及山坡林中陰濕地、溪邊、雜木林中。
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溫解表藥。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炎、抗過敏、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血栓形成、抗癲癇、抗氧化、抗菌、延長睡眠時間、抑癌等作用。
寬葉羌活功能發(fā)散風寒,祛風止痛,用于感冒風寒,兼有頭痛、身痛為主,常配防風、白芷等藥同用。
羌活祛風濕的作用也甚為顯著,為祛風勝濕常用之品,但一般認為該品以風濕痹痛在身半以上者為宜,如周身痹痛,可配防風、獨活等同用。對于頭痛病癥,多配合川芎、細辛等應用。
胃腸道不適:如果患者長時間使用寬葉羌活,可能會對胃腸道黏膜造成刺激,從而引起腹瀉、腹痛等癥狀。此外,羌活可能會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刺激,引起頭痛、失眠等不良癥狀。
栽培3-4年秋季倒苗后至早春萌芽前割除地上部分,挖取根莖。除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潤透,切厚片,曬干或低溫干燥,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