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荬菜為多年生草本,蓮座狀,無毛。直根,常有帶芽的側根。莖通常為數(shù)至數(shù)根,很少單獨,上升直立至直立,從基部或更高處分枝。蓮座葉倒披針形、橢圓形、狹橢圓形或±線形,長6-24 cm,寬1-2 cm,不裂或羽狀深裂至羽狀深裂,基部漸狹,邊緣全緣或具深凹齒,頂端鈍、急尖或漸狹。
苦菜、兔兒菜、山苦荬
主要成分:乙酸降香萜烯醇酯、3β-acetoxy-11-oxours-12-ene、齊墩果酸、齊墩果烷、8-去氧青蒿內(nèi)酯、七葉內(nèi)酯、阿魏酸、香草酸、抱莖苦荬菜素、正二十六醇、β-谷甾醇、胡蘿卜苷。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體無毛,有乳汁。莖少數(shù)或多數(shù)簇生,直立或斜生。基生葉蓮座狀,條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條形,先端尖或鈍,基部漸狹成柄,全緣或疏具小牙齒,或呈不規(guī)則分裂,灰綠色,莖生葉1—3,與基生葉相似。頭狀花序多數(shù),排列成稀疏的傘房狀,總苞圓筒狀或長卵形,喪7—9mm,寬2—3mm,外層的總苞片小,6一8,內(nèi)層的較長,7—8,全為舌狀花,黃色,白色或變淡紫色。瘦果狹披針形,稍扁,長4— 6mm,紅棕色,具10條等形的縱肋,冠毛白色。
生長于海拔300-2200米的山坡林緣、灌叢、草地、田野路旁??嗲v菜喜溫暖濕潤氣候,既耐寒又抗熱。耐熱性強,在夏季35-40℃的高溫條件下,只要保持水肥供應,生長仍十分旺盛,產(chǎn)量極高。耐寒性較強,成株可抵抗-7-5℃的冬季低溫。
苦荬菜全草入藥,具清熱解毒、去腐化膿、止血生機功效。
苦荬菜可用于治療瘡、無名腫毒、子宮出血等癥
早春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