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耳草是茜草科耳草屬植物,多年生披散草本,被金黃色硬毛,葉對生,紙質(zhì),寬披針形、橢圓形或卵形,長2-2.8厘米,寬1-1.2厘米,聚傘花序腋生,1-3花,被金黃色疏柔毛;花4數(shù),近無梗,花期幾全年。全草治黃疸、慢性肝炎;又可作扭傷外敷藥,消腫止血。
黃毛耳草、石打穿
主要成分:異落葉松脂素、烏蘇酸、馬錢子素、白樺脂酸、東莨菪內(nèi)酯、甲基異茜草素、車葉草苷、2-羥基-1-甲氧基蒽醌、2,6-二羥基-1-甲氧基-3-甲基蒽醌、2-羥基-3-羥甲基蒽醌、1,3,6-三羥基-2-甲基蒽醌、異喬木萜醇、異鼠李素-3-O-β-蕓香糖苷等。
莖披散, 被金黃色硬毛。葉對生,闊披針形至卵形,長2~2.8cm,寬1~1.2cm,上面疏被短硬毛,下面被濃密黃色絨毛。聚傘花序腋生,有花1~3朵,被金黃色疏柔毛;花萼被柔毛,萼管近球形,萼裂片披針形;花冠白或紫色,漏斗形,長0.5~0.6cm,里面有髯毛,上部深裂,裂片線狀長圓形。果近球形,直徑約0.2cm,被擴(kuò)展硬毛。花期幾乎全年。
生于山谷雜木林下或山坡灌木叢中,極常見。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
金毛耳草可用于腸炎、痢疾、急性黃疸型肝炎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