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述
作為第四代注射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鹽酸頭孢唑蘭,能阻礙細菌細胞壁的生成,強效阻斷細胞壁肽葡聚糖的架橋作用,與青霉素結合蛋白有很強的親和力,對β-內酰胺酶穩(wěn)定,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都有較好的抗菌活性,廣泛應用于各種感染癥治療。頭孢唑蘭,本品是由日本武田公司最先研究開發(fā)的第四代頭孢菌素。1995年以Firstcin的商品名首次在日本上市,劑型為注射用粉針劑,規(guī)格為0.5g和1g。頭孢唑蘭對一般頭孢菌素不敏感的糞鏈球菌、弗勞地枸櫞酸桿菌、陰溝腸桿菌、綠膿桿菌亦有較強作用。3-氨基-6-氯噠嗪是合成頭孢唑蘭的重要中間體,本文簡述其制備工藝。
制備
以馬來酸酐為起始原料,經(jīng)肼解、鹵代、以及微波輔助氨解法合成目標化合物3-氨基-6-氯噠嗪,對各步反應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考察,優(yōu)化了反應條件[1]。3-氨基-6-氯噠嗪合成反應式如下圖:
圖1 3-氨基-6-氯噠嗪的合成路線圖
實驗操作:
馬來酰肼的合成
500mL三口燒瓶中加入72.5mL水合肼(80%)(1.3mol),滴加入30%鹽酸120mL,加入98g馬來酸酐(1mol),110℃回流3h。冷卻結晶,抽濾得黃白色固體,冷乙醇洗滌濾餅3~4次,收集得白色固體馬來酰肼100g,收率為91%。m.p.298~300℃。1HNMR(DMSO)6.95(s,2H,CH),11.4(s,2H,NH)。
3,6-二氯噠嗪的合成
將22g馬來酰肼(0.2mmol)和232.8g五氯化磷(1.12mol)加到三口燒瓶中,加熱至125℃反應4h。減壓蒸除生成的三氯氧磷,冷至室溫,將三口燒瓶內剩余咖啡色粘稠液體倒入冰水中淬滅。滴加28%的氨水調節(jié)pH為8左右。抽濾得褐色固體。濾液以二氯甲烷萃取,無水硫酸鈉干燥,蒸除二氯甲烷,得固體,合并固體。正己烷重結晶,得白色3,6-二氯噠嗪晶體24.4g,收率為82%。m.p.67~69℃。1HNMR(CD3Cl)7.57(s,2H,CH)。
3-氨基-6-氯噠嗪的合成將3g3,6-二氯噠嗪(20mmol)、12mL28%氨水(86.3mmol)加入聚四氟乙烯反應器,密封,微波反應器加熱至120℃,反應30min。冷卻后抽濾,得淺黃色針狀晶體2.3g。3-氨基-6-氯噠嗪的收率為88%。m.p.215~217℃。1HNMR(DMSO)6.6(s,2H,NH2),6.82(d,1H,C5-H),7.34(d,1H,C6-H)。
結果與討論
3,6-二氯噠嗪的合成本步反應需要注意溫度的影響,溫度過低不足以推動反應進行,時間過長且反應不充分。而溫度過高則會生成聚合產(chǎn)物,顏色加深,直接影響產(chǎn)物收率。3-氨基-6-氯噠嗪的合成采用微波輻射法,大大促進了反應進行,在縮減反應時間的同時提高了反應效率和產(chǎn)率,微波輻射的能量消耗低,反應均勻。此前大部分文獻采用高壓合成,條件及操作要求嚴格,反應耗時較長。微波輔助合成中,水作為假性有機溶劑,輻射加熱產(chǎn)生水蒸氣,在容器內形成一定的壓力,也實現(xiàn)了高壓反應的目的。
結論
以馬來酸酐為起始原料,經(jīng)肼解、鹵代、氨解合成3-氨基-6-氯噠嗪,對其合成改進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1)采用強酸作為反應原料及溶劑,減少了反應時間,提高了反應收率,改善了產(chǎn)品外觀。(2)3,6-二氯噠嗪的合成可以采取三氯氧磷之外的氯代試劑,提純方法可以采用升華法。(3)微波輔助合成的方法縮短了反應時間,大大提高了反應速度和效率。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于韜,張珂良,王暉,等. 鹽酸頭孢唑蘭的合成[J]. 中國藥物化學雜志,2006,16(2):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