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吉西他濱為白色或類白色晶體,鹽酸吉西他濱為白色疏松塊狀物。據悉,鹽酸吉西他濱注射液與卡鉑聯(lián)合治療卵巢癌;與紫杉醇聯(lián)合治療乳腺癌;與順鉑聯(lián)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單藥治療胰腺癌。
適應癥
本品可用于治療以下疾病
- 局部晚期或已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
- 局部晚期或已轉移的胰腺癌;
- 吉西他濱與紫杉醇聯(lián)合,適用于治療經輔助/新輔助化療后復發(fā),不能切除的、局部復發(fā)或轉移性乳腺癌。除非臨床上有禁忌,否則既往化療中應使用過蒽環(huán)類抗生素。
作用機制
鹽酸吉西他濱為核苷同系物,屬細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主要殺傷處于 S 期(DNA 合成)的細胞,同時也阻斷細胞增殖由 G1 向 S 期過渡的進程。本品在細胞內由核苷激酶代謝成有活性的二磷酸核苷(dFdCDP)和三磷酸核苷(dFdCTP)。其細胞毒活性就來源于這兩種核苷抑制 DNA 的合成的聯(lián)合作用。
禁忌癥
1.對本藥過敏者禁用。
2.孕婦禁用。
3.哺乳婦女禁用。
副作用
1.心血管系統(tǒng):可見低血壓、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2.代謝/內分泌系統(tǒng):可見周圍性水腫,常為輕至中度,部分患者伴有局部疼痛,停藥后常自行恢復。尚可見面部水腫、肺水腫。
3.呼吸系統(tǒng):極少見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
4.泌尿生殖系統(tǒng):可見輕度蛋白尿和血尿,極少伴有臨床癥狀和血清肌酸酐等變化。尚有不明原因的腎衰竭。偶見類似溶血尿毒癥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
5.神經系統(tǒng):可見輕至中度嗜睡。
6.肝臟:可見氨基轉移酶異常,少見膽紅素升高。
7.胃腸道:可見口腔毒性(口腔潰瘍及紅斑)、惡心、嘔吐、腹瀉、便秘。
8.血液:可見輕至中度骨髓抑制,多為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也較常見,還可出現(xiàn)貧血。
9.皮膚:可見皮膚干燥、四肢斑疹及斑丘疹,常為一過性;尚可見瘙癢;罕見脫皮、水皰、潰瘍、脫發(fā)。
10.過敏反應:靜脈滴注時可見支氣管痙攣,一般為輕度,持續(xù)時間短暫。用藥后數(shù)小時內尚可發(fā)生呼吸困難,常短暫而輕微,大多無需特殊治療,與本藥的相關性尚不明確。
11.其他:可見流感樣綜合征,最常見的表現(xiàn)為發(fā)熱、頭痛、背痛、寒戰(zhàn)、肌痛、乏力和畏食,也有咳嗽、鼻炎、多汗、失眠等。
如您在使用藥品過程中有任何不適,請及時咨詢醫(yī)師或藥師;如不適嚴重或沒有消除,請您及時就醫(yī)。
用法與用量
藥物的劑量因人而異,請您遵醫(yī)囑或藥品說明書使用。下面是常用劑量,如您的用藥劑量不同,請您不要未經醫(yī)生允許擅自更改劑量。
成人
靜脈滴注:
1.非小細胞肺癌及其他腫瘤:一次1g/m2,滴注30分鐘,一周1次,連用3周,休息1周,每4周重復1次。發(fā)生血液毒性時,應調整本藥劑量。
2.胰腺癌:一次1g,滴注30分鐘,一周1次,連用7周,休息1周。隨后一周1次,連用3周,休息1周,每4周重復1次。
65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可較好耐受本藥,但由于老年人腎功能儲備較差,應適當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