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臼毒素為白色針狀結晶,易溶于甲醇、氯仿,來源于小檗科桃兒七屬植物桃兒七根莖部,小蘗科鬼臼屬植物華鬼臼根和莖等。鬼臼毒素,是一種非生物堿類木脂素類毒素。可用于治療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尖銳濕疣等疾病。另外,其衍生物如依托泊苷和替尼泊苷等,在抗病毒和抗腫瘤等領域已有重要的臨床應用。
適應癥
局部外用鬼臼毒素主要治療男性或女性生殖器或肛門部位的尖銳濕疣,也可用于其他病毒疣。
禁忌癥
1.對本藥過敏者。
2.松脆、出血、炎癥或新近做活檢的疣、痣、胎記等。
3.術后開放性傷口。
4.孕婦。
5.哺乳期婦女。
副作用
局部外用后常有灼熱、疼痛、紅斑,疣體脫落后可出現(xiàn)淺表潰瘍或糜爛面。少數(shù)男性患者在用藥治療生殖器周圍尖銳濕疣局部會出現(xiàn)明顯水腫、糜爛。
如您在使用藥品過程中有任何不適,請及時咨詢醫(yī)師或藥師;如不適嚴重或沒有消除,請您及時就醫(yī)。
注意事項
1.慎用尚不明確。
2.藥物對兒童的影響:兒童用藥安全性尚不明確,建議不宜使用。
3.藥物對妊娠的影響:外涂本藥能透過胎盤屏障并有致畸作用,
4.孕婦禁用。
5.藥物對哺乳的影響:哺乳期婦女禁用。
用藥前,需告知您的醫(yī)師或藥師,您的過敏史、手術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藥品及采取的治療;是否處于妊娠期、是否準備懷孕或處于哺乳期等相關信息。
此藥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您咨詢醫(yī)師或藥師,或查看藥品說明書。
其他注意事項請您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用法與用量
藥物的劑量因人而異,請您遵醫(yī)囑或藥品說明書使用。下面是常用劑量,如您的用藥劑量不同,請您不要未經(jīng)醫(yī)生允許擅自更改劑量。
成人
常規(guī)劑量
局部外用:尖銳濕疣:用藥前在病變周圍以凡士林保護或病變部位涂藥后立即以滑石粉撒布,避免藥物污染正常皮膚,用藥時先用消毒、收斂溶液(如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處,擦干,再以牙簽、棉簽或玻璃棒蘸本藥后,均勻涂布于疣體表面,涂藥后暴露患處使藥液干燥。一日用藥2次(包皮過長者一日1次),連續(xù)3日,然后停藥觀察4日,即為一療程。若疣體未消退,可按照上述方法重復治療,最多不超過3個療程。對復發(fā)病例可按上述方法外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