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萁貫眾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 ja ponica Thunb.的干燥根莖和葉柄殘基。紫萁為多年生草本,高50-1OOcm。根莖短塊狀。葉叢生,二型,幼時密被絨毛;營養(yǎng)葉三角狀闊卵形,長30-50cm,寬25-40cm,頂部以下二回羽狀,小羽片披針形至三角狀披針形,先端稍鈍、基部圓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葉脈叉狀分離;孢子葉的小羽片極狹,卷縮成線形,沿主脈兩側(cè)密生孢子囊,成熟后枯死,有時在同一葉上生有營養(yǎng)羽片和孢子羽片。 生于山坡林下溪邊、山腳路旁。
靠懵(侗藥);加貫眾(苗藥)
含尖葉土杉甾酮A(ponasterone A)、脫皮甾酮(ecdysterone,custecdysone)及脫皮酮(ecdysone)。
本品略呈圓柱形,稍彎曲,長10~17cm,直徑3~6cm。根莖無鱗片,上側(cè)密生葉柄殘基,下側(cè)著生多數(shù)棕黑色彎曲的細根。葉柄基部呈扁圓柱形,彎曲。長4~6cm,直徑3~5mm,具托葉翅,但翅多已落;表面棕色或棕黑色,橫斷面呈新月形或扁圓形,維管束組織呈U形,且常與外層組織分離。味微澀。
為我國暖溫帶、亞熱帶最常見的一種蕨類。北起山東(嶗山),南達兩廣,東自海邊,西迄云、貴、川西,向北至秦嶺南坡。
清熱解毒,止血,殺蟲。用于疫毒感冒,熱毒瀉痢,癰瘡腫毒,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蟲積腹痛。
1、清熱解毒:本品藥性苦寒,在臨床上可用于治療疫毒感冒(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以及熱毒導(dǎo)致的腹瀉、痢疾、癰瘡腫毒(軟組織感染導(dǎo)致的紅腫熱痛)等癥;
2、止血:因本品具有止血作用,故可用于吐血、衄血(鼻出血)、便血、崩漏(陰道出血)等病癥的治療;
3、殺蟲:因本品具有殺蟲功效,可用于治療蛔蟲病、蟯蟲病、絳蟲病等,可緩解腹痛等癥狀。
除去雜質(zhì),略泡,洗凈,潤透,切片,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