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屬植物纏繞草本。莖圓柱形,光滑,無毛,節(jié)間延長。葉柄長1-2厘米,無毛;葉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至箭頭形?;ㄆ?-8月,果實成熟期9-10月。
水馬香果;蛇參果;三角草;秋木香罐
含馬兜鈴酸、木蘭花堿、漢防己堿等。
馬兜鈴屬多年生的纏繞性草本植物。根圓柱形。莖柔弱,無毛。葉互生;葉片卵狀三角形、長圓狀卵形或戟形,基部心形,兩側裂片圓形,下垂或稍擴展?;▎紊?朵聚生于葉腋;小苞片三角形,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狹成一長管,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種子扁平,鈍三角形,邊線具白色膜質寬翅。
馬兜鈴分布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qū)以及山東(蒙山)、河南(伏牛山)等地,日本也有分布;性耐寒、耐旱、不耐澇,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適生在肥沃疏松、排水好的砂質土壤;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和分根繁殖。
中醫(yī)學上以馬兜鈴果實入藥,性寒、味苦微辛,清肺降氣,主治肺氣上逆、咳嗽氣喘、肺熱咳血等;莖稱“天仙藤”,功能疏氣、活血、祛風濕;根稱“土青木香”或“青木香”,功能行氣止痛。
馬兜鈴具有抗發(fā)炎、消腫和利尿止痛的功效。
近來發(fā)現長期服用含馬兜鈴酸者可能造成慢性腎衰竭以及腎小管病變,短期大量使用也可造成急性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