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二硫化砷 (As2S2) 的靛玉紅增強對彌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 (DLBCL) 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以確定最佳聯(lián)合療法。方法和結(jié)果:人 DLBCL 細胞 LY1 和 LY8 用不同濃度的靛玉紅處理 24 、 48 和 72 h。接下來,用 10 μM As2S2 或 10 μM As2S2 和 20 μM 靛玉紅的組合處理細胞 48 小時,DLBCL 細胞活力在 24 、 48 或 72 小時時隨著靛玉紅濃度的增加而沒有顯著變化。此外,隨著靛玉紅濃度的增加,LY1 和 LY8 細胞的凋亡率在 48 h 時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影響。用靛玉紅和 As2S2 聯(lián)合治療后,與 As2S2 處理組相比,細胞的抑制率和凋亡率顯著增加。qPCR 結(jié)果顯示,單獨使用靛玉紅對 Bax/Bcl-2 mRNA 表達比和 caspase-3 mRNA 表達沒有增強作用。Western blot 分析顯示,單獨使用靛玉紅對 Bax/Bcl-2 蛋白比例和 procaspase-3 蛋白表達有增強作用。此外,結(jié)果表明,在用靛玉紅素和 As2S2 組合處理的 DLBCL 細胞中,21-KDa Bax 蛋白被蛋白水解裂解成 18-KDa Bax。單獨的靛玉紅素不抑制 LY1 和 LY8 細胞的增殖或誘導細胞凋亡。然而,靛玉紅和 As2S2 的組合產(chǎn)生了增強效果。結(jié)論:因此,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抗腫瘤活性方面,As2S2 是主要藥物,而靛玉紅是輔助藥物。增強作用部分是由于線粒體凋亡途徑的誘導,這涉及 Bax 的切割。
從藍藍(傘形科)中分離的靛玉紅是一種紫色的 3,2-雙吲哚,是靛藍的穩(wěn)定異構(gòu)體。雖然已知它具有抗炎活性,但其作用機制尚未闡明。方法和結(jié)果:7 周齡雌性 BALB/c 小鼠用 1-氯-2,4-二硝基苯 (DNCB) 致敏以誘導皮膚炎癥。進行蘇木精和伊紅染色以評估表皮和真皮增生,分別通過測量表皮和真皮的厚度來確定。我們還評估了血清免疫球蛋白 E (IgE) 水平和細胞因子產(chǎn)生,例如腫瘤壞死因子 (TNF)-α 、白細胞介素 (IL)-4、6 和干擾素 (IFN)-γ。此外,我們研究了核因子 (NF)-κB 、 IκB-α 和絲裂原活化蛋白 (MAP) 激酶活性,以驗證炎癥的分子機制。靛玉紅處理抑制了 DNCB 暴露小鼠的皮膚炎癥。靛玉紅治療組的皮膚病變明顯較未治療的對照組薄,角化過度消失。靛玉紅降低血清總 IgE 水平和細胞因子產(chǎn)生。此外,它使 NF-κB 、 IκB-α 和 MAP 激酶表達正?;?br _istranslated="1"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結(jié)論:靛玉紅可能通過調(diào)節(jié)輔助性 T (Th) 1 和 2 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的共表達,成為治療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有效方法。
靛玉紅衍生物發(fā)揮抗腫瘤活性。然而,它們對多藥耐藥基因 1 (MDR1) 表達的影響尚未得到研究。在這里,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三種抑制 MDR1 基因啟動子的衍生物。方法和結(jié)果:為了研究靛玉紅對 NF-Y DNA 結(jié)合的影響,NF-Y 是一種識別啟動子中倒置 CCAAT 元件的主要 MDR1 基因轉(zhuǎn)錄因子,使用該元件作為探針,用來自 NG108-15 、 MCF7 、 HepG2 、 C2C12 和 SK-N-SH 細胞的核提取物進行凝膠遷移率變化測定。在 17 種化合物中,5-甲氧基靛玉紅顯著抑制 NF-Y 的 DNA 結(jié)合,而靛玉紅-3'-肟和 7-甲氧基靛玉紅 3'-肟顯著增加結(jié)合。在使用活腫瘤細胞評估每種化合物的合適濃度以進行轉(zhuǎn)錄分析后,我們使用含有與 MDR1 基因啟動子區(qū)域融合的 EGFP cDNA 的報告基因質(zhì)粒進行了報告基因測定。靛玉紅-3'-肟對 MCF7 和 HepG2 細胞中 MDR1 啟動子活性起顯著抑制作用,5-甲氧基靛玉紅僅在 MCF7 細胞中抑制活性;7-甲氧基靛玉紅 3'-肟抑制了所有細胞系中的活性。我們進一步證實,這些化合物減少了內(nèi)源性 MDR1 轉(zhuǎn)錄,對 NF-Y 表達沒有任何抑制作用。此外,每種化合物都增加了 MCF7 細胞的阿霉素敏感性。結(jié)論:這些結(jié)果表明,每種靛玉紅衍生物都作用于 NF-Y 的 DNA 結(jié)合,并抑制具有腫瘤細胞類型特異性的 MDR1 基因啟動子。
由高致病性甲型禽流感 (HPAI) (H5N1) 引起的人類疾病與暴發(fā)性病毒性肺炎有關,死亡率超過 60%。急性呼吸系統(tǒng)綜合癥 (ARDS) 已被發(fā)現(xiàn)是由 H5N1 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嚴重的急性肺損傷形式,而細胞因子失調(diào)和病毒復制被認為是其發(fā)病機制的原因。方法和結(jié)果:在本研究中,研究了兩種靛玉紅衍生物:靛玉紅-3'-肟 (IM) 和 E804 對原代人外周血源性巨噬細胞和 I 型樣肺細胞 (人肺泡上皮細胞) 的抗病毒和抗炎作用甲型流感 (H5N1) 病毒感染期間。我們發(fā)現(xiàn)兩種靛玉紅衍生物都強烈抑制促炎細胞因子,包括 IP-10 (CXCL10),這是導致 H5N1 病毒感染期間肺部炎癥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我們還證明靛玉紅衍生物會延遲原代細胞培養(yǎng)模型中的病毒復制。結(jié)論:我們的結(jié)果表明,靛玉紅衍生物有可能用作抗病毒治療的輔助治療,用于治療嚴重的人類 H5N1 疾病。
CAS 479-41-4對應的化學物質(zhì)是靛玉紅(Indirubin),以下是對該物質(zhì)的詳細介紹:
中文名稱:靛玉紅
英文名稱:Indirubin
CAS號:479-41-4
分子式:C16H10N2O2
分子量:262.26
外觀:常溫下為紫紅色針狀結(jié)晶或微紅的紫羅蘭色粉末。
密度:1.417 g/cm3(預測值)
熔點:350°C~358°C
沸點:496.6°C at 760 mmHg
閃點:207°C
折射率:1.709
蒸汽壓:5.34E-10 mmHg at 25°C
溶解性:溶于吡啶、丙酮、氯仿、乙醚、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天然來源:靛玉紅可由爵床科馬蘭提取分離而得。
人工合成:靛玉紅也可通過人工合成獲得。
抗癌作用:靛玉紅是我國發(fā)現(xiàn)的新型抗癌藥,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有效,且毒性較小。它可抑制DNA的合成,破壞白血病細胞。
臨床研究:靛玉紅在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方面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和研究。
危險類別:可能造成皮膚刺激、嚴重眼刺激和呼吸道刺激。
安全說明:操作時需戴防護手套、穿防護服、戴防護眼罩和防護面具。如皮膚沾染,需用水充分清洗;如進入眼睛,需用水小心沖洗幾分鐘,并盡快就醫(yī)。
儲存條件:靛玉紅應防潮、避光和抗氧化包裝,保存時以提高物質(zhì)穩(wěn)定性為原則,盡可能在干燥避光下儲存,標準品一般在0°C~10°C之間冷藏保存。
運輸要求:運輸時需注意溫度控制,避免高溫和潮濕環(huán)境。
綜上所述,CAS 479-41-4代表的化學物質(zhì)靛玉紅是一種具有抗癌作用的新型藥物,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湖北萃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lián)系商家時請?zhí)峒癱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順利完成!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