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苷
黃芩苷 性質(zhì)
熔點(diǎn) | 202-205 °C (dec.) (lit.) |
---|---|
比旋光度 | -85 º (c=1, DMSO) |
沸點(diǎn) | 836.6±65.0 °C(Predicted) |
密度 | 1.737±0.06 g/cm3(Predicted) |
儲(chǔ)存條件 | 2-8°C |
溶解度 | 可溶于DMSO(少許)、甲醇(少許) |
酸度系數(shù)(pKa) | 2.72±0.70(Predicted) |
形態(tài) | 固體 |
顏色 | 淡黃色至黃色凝膠至 |
旋光性 (optical activity) | [α]20/D 85°, c = 1 in DMSO |
穩(wěn)定性 | 吸濕性 |
InChIKey | IKIIZLYTISPENI-ZFORQUDYSA-N |
SMILES | OC1C(=C(O[C@H]2[C@@H]([C@@H](O)[C@H](O)[C@@H](C(=O)O)O2)O)C=C2OC(C3C=CC=CC=3)=CC(=O)C=12)O |&1:5,6,7,9,11,r| |
LogP | 1.431 (est) |
CAS 數(shù)據(jù)庫 | 21967-41-9(CAS DataBase Reference) |
棕色至淺黃色結(jié)晶性粉末;氣微,味苦。黃芩素具有降低腦血管阻力,改善腦血循環(huán)、增加腦血流量及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臨床用于腦血管病后癱瘓的治療。黃芩苷是從黃芩根中提取分離出來的一種黃酮類化合物,常溫下為淡黃色粉末,味苦。難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
溶于氯仿和硝基苯、幾乎不溶于水,可溶于熱乙酸。遇三氯化鐵顯綠色,遇乙酸鉛生成橙色的沉淀。溶于堿及氨水
初顯黃色,不久則變?yōu)楹谧厣?。具有顯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降膽固醇、抗血栓形成、緩解哮喘
、瀉火解毒、止血、安胎、抗變態(tài)反應(yīng)及解痙作用,也為哺乳動(dòng)物肝臟涎酶的特異性抑制劑,具有調(diào)節(jié)某些疾病的
作用,也具有較強(qiáng)的抗癌反應(yīng)生理效能。主要用于治療濕溫,暑溫胸悶嘔吐,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
熱煩渴、血熱吐、癰腫瘡毒, 胎動(dòng)不安癥。另外黃芩苷還能吸收紫外線,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是一
種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妝品原料。由雙子葉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提取而得。
化學(xué)性質(zhì)
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中,可溶于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等堿性溶液中,但在堿液中不穩(wěn)定,漸變暗棕色,微溶于熱冰醋酸,難溶于甲酸、乙酸、丙酮,幾乎不溶于水,乙醚、 苯、氯仿等。 來源于本品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 Labiatae 黃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提取而得。用途
抗菌藥,用于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途
用于治療傳染性肝炎、急性黃疸型及慢性肝炎、急性膽道感染、鉛中毒等病癥用途
具有廣譜抗菌作用,還有利膽、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yīng)、解熱、解毒、利尿、降壓等作用。臨床上用于治療傳染性肝炎,對(duì)降低肝炎活動(dòng)期中谷丙轉(zhuǎn)氨酶有較好療效,還用葉于治療中風(fēng)和癱瘓,可降低腦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提高血腦屏障通透性及對(duì)抗由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凝集作用。用途
能吸收紫外線,清除氧自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用途
在黃芩根中發(fā)現(xiàn)的一種關(guān)鍵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腫瘤和抗凋亡活性。安全信息
提供商 | 語言 |
---|---|
英文
|
黃芩苷 化學(xué)藥品說明書
更新日期 | 產(chǎn)品編號(hào) | 產(chǎn)品名稱 | CAS號(hào) | 包裝 | 價(jià)格 |
---|---|---|---|---|---|
2025/02/08 | HY-N0197 | 黃芩苷 Baicalin | 21967-41-9 | 5 mg | 243元 |
2025/02/08 | HY-N0197 | 黃芩苷 Baicalin | 21967-41-9 | 10mg | 39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