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異麥芽糖(IMO)是淀粉糖的一種,主要成分為葡萄糖分子間以α-1,6糖苷鍵結合的異麥芽糖、潘糖、異麥芽三糖及四糖以上的低聚糖。
特性
低聚異麥芽糖是一種白色粉末,味道與食糖相似,甜度只有食糖的一半。它的能量與食糖相同,但消化速度較慢,因此血糖和胰島素反應較低。
功效
1、低聚異麥芽糖難以被胃酶消化,甜度低、熱量低,基本上不增加血糖血脂。低聚異麥芽糖產(chǎn)品不含單糖或單糖含量很低,其熱能僅為蔗糖1/6。
低聚異麥芽糖很難通過消化酶而分解吸收,經(jīng)與單獨口服葡萄糖人群對照實驗后證明,空腹口服低聚異麥芽糖人群,血糖與胰島素2、低聚異麥芽糖能有效的促進人體內(nèi)有益細菌-雙歧桿菌的生長繁殖,故又稱為“雙歧桿菌生長促進因子”,簡稱“雙歧因子”。其可抑制腸道有害菌及腐敗物質(zhì)形成,增加維生素含量,提高機體免疫力。
低聚異麥芽糖不會被胃和小腸吸收,而是直接進入大腸,被雙歧桿菌優(yōu)先利用,助其大量繁殖,系為雙歧桿菌增殖因子;
而腸內(nèi)其它有害菌則不能利用,從而能抑制有害菌生長,促使腸道內(nèi)微生態(tài)向良性循環(huán)調(diào)整。
3、預防齲齒功能。低聚異麥芽糖不被齲齒鏈球菌利用,不被口腔酶液分解,因而能防止齲齒。具有異麥芽糖殘基低聚異麥芽糖與蔗糖結合使用時會強烈抑制不溶性葡聚糖合成,從而阻止齒垢形成,使蛀芽菌不能在牙齒上附著生長繁殖。因此,低聚異麥芽糖在以蔗糖為原料食品中,具有防齲齒作用。
4、低聚異麥芽糖屬于非消化低聚糖類,具有水溶性膳食纖維功能。由于低聚糖不被人體消化液消化,故又稱之為低分子質(zhì)量、非粘性、水溶性膳食纖維。但功能性低聚糖不具有膳食纖維增稠、水和、飽腹作用,其保健作用源于其特有發(fā)酵特點(雙歧桿菌增殖因子,BGF)。
低聚異麥芽糖比膳食纖維優(yōu)越一點是其攝入量較低,在推薦劑量內(nèi)不會引起腹瀉,有一定甜味,完全水溶性,不破壞食品質(zhì)地和風味,不增加粘度,不影響對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吸收(對它們無包埋作用),易添加于加工食品和飲料中。
使用注意事項
低聚異麥芽糖屬于非發(fā)酵型糖物,與藥物一起服用會阻礙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降低藥效,所以服用藥物和低聚異麥芽糖最好間隔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