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柱南蛇藤為南蛇藤屬Celastrus L.系衛(wèi)矛科(Celastraceae)植物,為藤狀灌木。該屬植物包含50多個種,分布于世界各地。性味酸,平,有小毒;歸腎,膀胱經(jīng)。具有祛風(fēng)消腫,解毒消炎的功效,主治脈管炎,腎盂腎炎,跌打損傷。
明柱南蛇藤、南蛇藤、莖花南蛇藤、山貨榔、藤杜仲、無毛南蛇藤、星柱南蛇藤、星抱南蛇藤、顯著南蛇藤
南蛇藤屬植物大多含倍半萜、二萜、三萜和黃酮等化合物,其中以倍半萜的種類最為豐富,其構(gòu)型主要是β-二氫沉香呋喃型倍半萜型。二萜類主要是松香烯型,三萜類主要是齊墩果烷型、烏蘇烷型、木栓烷型和羽扇豆烷型;同時還含有脂肪酸、揮發(fā)油等物質(zhì)。從顯柱南蛇藤干燥根皮85%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采用硅膠柱層析、Sephedex LH-20柱層析、中壓制備色譜和重結(jié)晶等方法進(jìn)行分離純化.根據(jù)理化性質(zhì)及波譜數(shù)據(jù)鑒定所得到15個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分別是palmitic?acid(1),?cinnamic?acid(2),β-sitosterol(3),6α-hydroxystimast-4,22-diene-3-one(4),celastrol(5),pristimerin(6),29-hydroxyglutionl(7),orthosphenic?acid(8),wiforol A(9),polpunonic?acid(10),3α,22β-dihydroxyolean-12-en-29-oic?acid(11),1β-acetoxy-8β-,9α-dibenzo-yloy-6α-hydroxy-2β(α-methylbutanoyloxy)-β-dihydroagaofu-ran?(12),β-amyrenone(13),oleanolic?acid(14)?and?juglangenin?A?(15)
纏繞灌木,3-5米高;小枝一般無毛,很少具剛毛;冬芽小,卵球形,寬約2毫米。葉柄1-1.8厘米;葉片矩形橢圓形,很少矩形倒卵形, 6.5-12.5 × 3-6.5 厘米,背面沿脈具短柔毛,稍后無毛,干燥時正面稍綠色或淡褐色,花期通常膜質(zhì),果期革質(zhì),基部楔形,寬楔形到鈍圓形,邊緣鈍鋸齒,先端短漸尖到銳尖;次脈(4或)5-7 對。聚傘花序腋生和側(cè)生,3-7花;軸7-20毫米;花梗5-7毫米,具非常短的淡黃白色剛毛,中間以下接合。萼片近卵形或近橢圓形,1-2 毫米,邊緣稍嚙蝕狀;花瓣矩形倒卵形, 3.5-4 * 約 2 毫米,邊緣嚙蝕狀。花盤淺杯狀,裂片半圓形或近似鈍三角形。雄蕊稍短于花冠; 花絲無毛或下部具乳突; 雌花退化雄蕊長約 1 毫米。雌蕊瓶狀,長約3毫米,在雄花中退化;柱頭外卷。蒴果球狀,寬6.5-8毫米;果柄和果柄無毛,通常有橢圓形皮孔。種子正面平,稍新月形, 4.5-5.5 × 1.5-2 毫米?;ㄆ?-5月,果期8-10月。
主產(chǎn)于四川、云南、貴州、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印度也有分布。生長于海拔1000-2500米的山坡林地。
顯柱南蛇藤的功效與作用主要包括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滋陰潤肺等,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幫助人體抵抗疾病。南蛇藤還能夠促進(jìn)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對于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痛經(jīng)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適用人群包括有炎癥、感冒、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痛經(jīng)等疾病的人群,尤其適合體質(zhì)虛弱、抵抗力較差的人群服用,南蛇藤還可以作為保健品長期服用,有助于增強(qiáng)免疫力,提高身體抵抗力。
在服用過程中,應(yīng)當(dāng)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有助于藥效的發(fā)揮。不適用人群包括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等特殊人群,以及對南蛇藤過敏的人群,對于有嚴(yán)重肝腎功能損害、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應(yīng)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