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俗稱金眼草或仙茅)是仙茅屬的一種開花植物。根狀莖近圓柱狀,粗厚,直生,直徑約1厘米,長可達10厘米。葉線形、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大小變化甚大,長10~45 (~90)厘米,寬5~25毫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漸狹成短柄或近無柄,兩面散生疏柔毛或無毛。藥用植物,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和行血消腫的作用。
獨茅根、茅爪子、婆羅門參、獨腳仙茅、蟋龍草、風(fēng)苔草、冷飯草、小地棕根、地棕根、黃茅參、獨腳黃茅、獨足綠茅根、獨腳絲茅、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盤棕、山蘭花、仙茅參、千年棕、山棕皮、尖刀草。
主要含酚苷類成分(仙茅苷),三萜類成分(仙茅皂苷A~M,仙茅素A、B、C等),生物堿類成分(石蒜堿等);甾醇類成分:(環(huán)木菠蘿烯醇,豆甾醇等)。
根莖近圓柱狀直生,直徑約1cm,長可達30cm,外皮褐色;須根常叢生,內(nèi)質(zhì),具環(huán)狀橫紋,長可達6cm;地上莖不明顯。葉基生;葉片線形,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0-45cm,寬5-25mm,先端長漸尖,基部下延成柄,葉脈明顯,兩面散生疏柔毛或無毛?;ㄇo甚短,長67-cm,大部分隱藏于鞘狀葉柄基部之內(nèi),亦被毛;苞片披針形,長2.5-5cm,膜質(zhì),具緣毛;總狀花序多少呈傘房狀,通常具4-6朵花;花黃色,直徑約1cm,下部花筒線形,上部6裂,裂片披針形,長8-12mm,寬2.5-3mm,外輪的背面有時散生長柔毛;雄蕊6,長約為花被裂片的1/2,花絲長1.5-2.5mm,花藥長2-4mm;柱頭3裂,分裂部分較花柱為長,子房狹長,先端具長喙,連喙長達7.5mm,被疏毛。漿果近紡錘狀,長1.2-1.5cm,寬約6mm,先端有長喙。種子亮黑色,表面具縱凸紋,有喙?;ü?-9月。
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林中、草地或荒坡上。主產(chǎn)于中國四川南部、云南、貴州、廣西、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和廣東。在東南亞各國及日本也有分布。
1.補腎壯陽:對于陽痿、遺精等有性功能障礙的人士來講,飲用仙茅水以起到一定的補腎壯陽功效。
2.驅(qū)寒除濕:如果體內(nèi)濕氣比較重,且體質(zhì)較寒,那么溫補類的仙茅必是首選了。
3.強壯筋骨:仙茅泡水喝還可以強筋健骨,緩解骨質(zhì)疏松癥狀。
4.緩解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另外對于患有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的老人們來講,日常飲用些仙茅茶調(diào)理調(diào)理也是極好的。
5.緩解尿失禁癥狀:尿失禁患者也可適量服用下仙茅茶水。
溫腎陽壯;祛除寒濕。主陽萎精冷;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軟弱;下肢拘攣;更年期綜合征。
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莖,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頭和須根,洗凈,干燥。其種植兩年后,10-11月植株枯萎后,至次年早春仙茅未萌芽前均可采收,采收時把全株挖起,抖去泥土,除盡殘葉和須根,攤在陽光下曬干或烘干即成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