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杞是胡桃科黃杞屬下的一種半常綠喬木,高達10余米。以葉,皮入藥。廣布于四川、貴州、云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性味:微苦、辛,平。歸經(jīng):歸脾、肺經(jīng)。
黃櫸、土厚樸、三麻柳
包括黃酮類、多糖類、皂苷類、氨基酸、維生素等微量元素。
半常綠喬木,高達10余米,全體無毛,被有橙黃色盾狀著生的圓形腺體;枝條細瘦,老 后暗褐色,干時黑褐色,皮孔不明顯。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12-25厘米,葉柄長3-8厘米,小葉3-5對,稀同一枝條上亦有少數(shù)2對,近于對生,具長0.6-1.5厘米的小葉柄,葉片革質(zhì),長6-14厘米,寬2-5厘米,長橢圓狀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全緣,頂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歪斜,兩面具光澤,側(cè)脈10-13對。雌雄同株或稀異株。雌花序1條及雄花序數(shù)條長而俯垂,生疏散的花,常形成一頂生的圓錐狀花序束,頂端為雌花序,下方為雄花序,或雌雄花序分開則雌花序單獨頂生。雄花無柄或近無柄,花被片4枚,兜狀,雄蕊10-12枚,幾乎無花絲。雌花有長約1毫米的花柄,苞片3裂而不貼于子房,花被片4枚,貼生于子房,子房近球形,無花柱,柱頭4裂。果序長達15-25厘米。果實堅果狀,球形,直徑約4毫米,外果皮膜質(zhì),內(nèi)果皮骨質(zhì),3裂的苞片托于果實基部;苞片的中間裂片長約為兩側(cè)裂片長的2倍,中間的裂片長3-5厘米,寬0.7-1.2厘米,長矩圓形,頂端鈍圓。5-6月開花,8-9月果實成熟。
性喜陽光,又較耐蔭蔽,對光照條件要求不嚴,既能在蔭蔽林下或背陽地方生長,又能在陽光較充足的環(huán)境中生長,常見于海拔200-1500米的林中。在中國海南主要生長在熱帶山地雨林、熱帶常綠季雨林中。常與殼斗科、樟科、茶科、金縷梅科等的高大喬木樹種混生。
黃杞樹皮、葉可供藥用。味微苦,辛,性平?jīng)?,有行氣化濕、導滯、清熱止痛的功效??捎糜谄⑽笣駵?,胸腹脹悶,濕熱泄瀉等癥;葉味微苦,性涼,有疏風解表,止痛功效,主治感冒發(fā)熱,疝氣腹痛等癥。
樹皮、葉可供藥用。味微苦,辛,性平?jīng)觯行袣饣瘽?、導滯、清熱止痛的功效?/p>
1、上火:黃杞味甘性微溫,有熱癥的患者如果服用過多的黃杞,可能會加重上火的癥狀,表現(xiàn)為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大便干結(jié)等。
2、陰虛:黃杞有一定的補氣作用,陰虛的患者如果不恰當?shù)姆?,可能會導致體內(nèi)陽氣過剩,從而會消耗津液,可能會加重患者陰虛的情況。
3、過敏反應(yīng):有部分患者對黃杞過敏,在服用黃杞之后可能會出現(xiàn)過敏反應(yīng),比如腹脹、腹瀉、皮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