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羽菊是菊科頂羽菊屬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歐亞大陸,我國北方尤其西北多有分布,自然棲息于山坡、農(nóng)田地綆、荒地等處。株高通常25-70厘米,莖直立,單生或簇生;莖生葉長橢圓形或匙形或線形,灰綠色;總苞片約8層,頭狀花序在莖枝頂端排列成傘房花序,覆瓦狀排列,小花兩性,管狀,花冠粉紅色或淡紫色,花期每年的夏秋季節(jié)。以地上部分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功效。
苦蒿、頂羽菜、項羽菊、灰叫驢、克可日
從頂羽菊中分離得到10個化合物,鑒定它們分別為:三十四碳酸,豆甾 -7-烯-3-醇,β-谷甾醇,5-羥基-6,7-二甲氧基黃酮,5-羥基-6-甲基7-O-α-D-半乳吡喃糖雙氫黃酮苷,2,4-二(鄰甲基偶氮苯)-萘酚-1,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洋芹素-5-O-β-D-葡萄糖苷,洋芹素,山奈素 -3-O-β-D-葡萄糖苷。
多年生草本,高25-70厘米。根直伸。莖單生,或少數(shù)莖成簇生,直立,自基部分枝,分枝斜升,全部莖枝被蛛絲毛,被稠密的葉。全部莖葉質(zhì)地稍堅硬,長橢圓形或匙形或線形,長2.5-5厘米,寬0.6-1.2厘米,頂端鈍或圓形或急尖而有小尖頭,邊緣全緣,無鋸齒或少數(shù)不明顯的細尖齒,或葉羽狀半裂,側(cè)裂片三角形或斜三角形,兩面灰綠色,被稀疏蛛絲毛或脫毛。植株含多數(shù)頭狀花序,頭狀花序多數(shù)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傘房圓錐花序。總苞卵形或橢圓狀卵形,直徑0.5-1.5厘米。總苞片約8層,覆瓦狀排列,向內(nèi)層漸長,外層與中層卵形或?qū)挼孤研?,包括附屬物長3-11毫米,寬2-6毫米,上部有附屬物,附屬物圓鈍;內(nèi)層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包括附屬物長約1.3厘米,寬2-3毫米,頂端附屬物小。全部苞片附屬物白色,透明,兩面被稠密的長直毛。全部小花兩性,管狀,花冠粉紅色或淡紫色,長1.4厘米,細管部長7毫米,詹部長7毫米,花冠裂片長3毫米。瘦果倒長卵形,長3.5-4毫米,寬約2.5毫米,淡白色,頂端圓形,無果緣,基底著生面稍見偏斜。冠毛白色,多層,向內(nèi)層漸長,長達1.2厘米,全部冠毛剛毛基部不連合成環(huán),不脫落或分散脫落,短羽毛狀?;ü?-9月。
生于水旁、溝邊、鹽堿地、田邊、荒地、沙地、干山坡及石質(zhì)山坡,海拔90-2400米。分布于河北、內(nèi)蒙古、山西、甘肅、寧夏、新疆?;ü?-9月。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治癰疽疥瘡,無名腫毒,關節(jié)炎。
涼血止痛:涼血止血是苦蒿的重要作用之一,平時人們出現(xiàn)鼻衄和紫斑以后吐血等不良癥狀時可以直接把新鮮的苦蒿研碎以后取出汁液,再加開水沖調(diào)以后服用。另外它治部紫斑時中,可以加入生地黃和赤芍以及當歸,這會讓它的治療功效更加出色。 清熱燥濕:苦蒿能清熱燥濕,它對人類的多種濕熱病都有明顯治療作用,特別是下痢赤白以及肛門灼痛等癥,在服勝苦蒿以后都能讓癥狀明顯好轉(zhuǎn)。另外苦蒿對人類的慢性肝炎以及膽囊炎等疾病也有一定治療作用,但是治療時需要與半夏和大黃以及梔子一起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