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丹參提取物
【英文名】Danshen Root extract
【別名】亦參、木羊乳(《吳普本草》),逐馬(陶弘景),山參(《日華子本草》),紫丹參(《現(xiàn)代實用中藥》),紅根(《中國藥植志》),紫黨參(《南京民間藥草》),山紅蘿卜(《浙江中藥手冊》),活血根、靠山紅、紅參(《江蘇植藥志》),燒酒壺根、野蘇子根、山蘇子根(《東北藥植志》),大紅袍(《河北藥材》),蜜罐頭、血參根、朵朵花根(《山東中藥》),蜂糖罐(《陜西中藥志》)。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b]丹參[/b]的[b]根[/b]。自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均可采收,以11月上旬采挖最宜。將根挖出,除去泥土、根須,曬干。
【原形態(tài)】丹參,又名:郄蟬草(《本經(jīng)》),奔馬草(《四聲本草》),長鼠尾草。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株密被黃白色柔毛及腺毛。根細長圓柱形,外皮朱紅色。莖直立,方形,表面有淺槽。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對生,有柄;小葉3~5,罕7片,頂端小葉,小葉柄亦最長,側(cè)生小葉具短柄或無柄;小葉片卵形、廣披針形,長2~7.5厘米,寬0.8~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斜圓形、闊楔形或近心形,邊緣具圓鋸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白柔毛,下面灰綠色,密被白色長柔毛,脈上尤密。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10~20厘米;小花輪生,每輪有花3~10朵,小苞片披針形,長約4毫米;花萼帶紫色,長鐘狀,長1~1.3厘米,先端二唇形,上唇闊三角形,先端急尖,下唇三角形,先端二尖齒裂,萼簡喉部密被白色長毛;花冠藍紫色,二唇形,長約2.5厘米,上唇直升略呈鐮刀形,下唇較短,圓形,先端3裂,中央裂片較長且大,先端又作2淺裂;發(fā)育雄蕊2,花絲柱狀,藥隔細長橫展,丁字著生,花藥單室,線形,伸出花冠以外,退化雄蕊2,花藥退化成花瓣狀;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伸出花冠外,柱頭2裂,帶紫色。小堅果4,橢圓形,黑色,長3毫米?;ㄆ?/span>5~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陽處。分布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貴州、山西、陜西、甘肅、廣西等地。主產(chǎn)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蘇等地。此外,湖北、甘肅、遼寧、陜西、山東、浙江、河南、江西等地亦產(chǎn)。
【性狀】干燥根莖頂部常有莖基殘余,根莖上生1至多數(shù)細長的榀。根略呈長圓柱形,微彎曲,有時分支,其上生多數(shù)細須根,根長約10~25厘米,直徑約0.8~1.5厘米,支根長約5~8厘米,直徑約2~5毫米,表面棕紅色至磚紅色,粗糙,具不規(guī)則的縱皺或栓皮,多呈鱗片狀剝落.質(zhì)堅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帶角質(zhì)或纖維性,皮部色較深,呈紫黑色或磚紅色,木部維管束灰黃色或黃白色,放射狀排列。氣弱,味甘微苦。以條粗、內(nèi)紫黑色,有菊花狀白點者為佳。
【化學(xué)成分】含丹參酮Ⅰ、ⅡA、ⅡB、異丹參酮Ⅰ、ⅡA、隱丹參酮、異隱丹參酮、甲基丹參酮、羥基丹參酮等。
關(guān)鍵字: 丹參粉;丹參酮;丹參酮IIA;丹參水提粉;丹參濃縮粉;丹參酮IIA10%;丹參酮提取粉;
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天然醫(yī)藥中間體的研發(fā)、生產(chǎn)和銷售。